一、開學前工作
(一)組織領導
1、健全防控領導小組。各高校黨委和行政主要領導要扛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二級部門(含院系)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防控領導小組,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切實履行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個人責任。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政策貫徹不徹底、落實不到位的,要依紀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2、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立校內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學校與屬地政府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渠道,動員一切力量實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二)宣傳教育
1、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傳和輿情監督工作,依托微信群、公眾號、班級QQ群等信息平臺,用好公示欄、LED電子屏、黑板報、標語等陣地,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教職員工和學生。
2、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關注權威發布,關注當地疫情防控動態、聯防聯控的政策措施,不信謠、不傳謠,消除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憂慮和恐懼心理。
3、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心理援助服務,引導師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強心理疏導和干預。
(三)分類指導
1、對寒假留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要落實每日健康監測,發布預警提醒,非必要原因不外出,尤其不到人流量大的場所逗留;細化后勤衛生保障,嚴格校門等重要位置管理,做好人員密集場所衛生消毒,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要求做好校內防控工作,出入校園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取消各種旅游團組進入校園。禁止校內居住人員串門聊天、聚餐聚集,加強寵物和家禽的管理。
2、對返鄉教職員工和學生。要明確紀律要求,暢通各職能部門、二級教學單位及輔導員與師生聯系渠道,主動服務聯系師生。引導師生堅決服從高校和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決定、措施和要求,未經高校批準,返鄉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報告個人情況。對確有特殊情況需提前返校的學生,高校要嚴格落實審批制度。
3、對返鄉后已返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要建立教職員工生活及健康狀況信息臺賬,督促其自覺遵守屬地居家隔離規定,自行居家隔離。如有疑似癥狀,及時處理并報告。高校要在第一時間對返校學生監測體溫,了解其假期動向及健康狀況、途經地區和人員接觸情況,精心做好學生生活保障、心理關懷和思想引導,“一人一案”做好工作。要重點監測假期去過重點疫區或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接觸過疫情發生后從重點疫區離開者的健康狀況。
4、對普通專業實習生。各高校要細化政策措施,緊密聯系實習單位,加強對實習生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精準統計各個實習點、各個崗位在崗情況。要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實習生的人文關懷,安排輔導員或心理咨詢師,扎實做好實習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對已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或單位實習的學生,安排專人與學生保持聯系,提供幫助,全力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5、對醫藥衛生類專業實習生。對已經安排在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重癥監護(ICU)等疫情防控有關科室的實習生,有關高校要確保本人自愿、家長知情。對響應地方政府號召,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的實習生,地方政府、高校和實習單位要根據實習生個人意愿、家長意愿、在校期間表現、地方需求等進行綜合考量,不得強制要求實習生參加疫情防控。凡是主動申請參加、動員后愿意參加且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實習生,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已在實習單位實習,均要遞交個人申請(附家長意見、學校意見和實習單位意見)。要嚴格培訓,所有實習生必須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四)防疫措施
1、嚴格執行國家及我省延遲開學的規定,科學制定返校人員管理預案,錯峰安排返校時間。開學條件準備成熟的高校,經學校黨委科學評估后形成開學工作方案報經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后實施。
2、完善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科學研判,要梳理和完善傳染病防控相關制度,尤其是師生和職工的晨午晚檢、因病缺勤登記與報告、隔離和復課制度等。與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溝通,明確收治醫院。
3、要安排開學時的體溫檢測、統計假期與相關人員接觸情況,及時開展重點人群排查、疫情防控教育和心理輔導。
4、要結合屬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校內居住人員管理辦法和校園出入管理辦法等,必要時實行封閉管理,做好入校登記,減少人員流動,防止交叉感染。
5、要采取相關隔離措施,在具備條件的校醫院或合適的場所安排一定數量的病房、房間作為臨時隔離觀察場所,依規妥善處理。
(五)報告制度
1、學校建立健全疫情報告機制。明確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時限和流程,并公布學校疫情報告單位及部門的聯系方式,保證疫情信息的及時精準報告。
2、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應在診治過程中保存門診隨診記錄、開展疫情監測,重點監測假期去過重點疫區或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接觸過疫情發生后從重點疫區離開者的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癥狀,應立即向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并做好相應的登記記錄。
3、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疾病防控知識專業培訓,加強值班力量,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預檢分診,一旦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及時報告、妥善處置,要第一時間隔離觀察,并立即聯系指定醫院轉診,做到傳染病病例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處置。
4、學校疫情報告人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報告程序、內容和時限向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定的疫情防控機構報告,同時報告學校主要領導。
5、全面落實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對全體學生(含本??粕?、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學生)、教職工和高校服務人員(校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保安、食堂工人、建筑工人、維修人員、老校區家屬宿舍中的社會人員等)開展全面精細排查、精準落實,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及時準確報告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
(六)保障工作
1、各高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統一指揮,要確保組織領導有力、制度保障到位、專項資金充足、人員物資齊備,確保疫情防控指揮不脫節、人員無疏漏、環節無死角。
2、學校應主動對接衛生防疫部門,尋求技術指導,制定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
3、學校應安排專門負責疫情防控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各二級學院應指定專人為疫情防控工作聯系人。
4、學校要科學合理有效使用物資、經費,應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劑(漂白粉、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等防護用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避免濫用和浪費等。
5、學校要做好食堂、浴室、飲用水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食堂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使用野生動物。身體不適者及有發熱癥狀人員嚴禁進入食堂。提倡自帶餐具,分段錯峰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帶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進入食堂人員要帶好口罩,進入食堂后先洗手后取餐。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自備水源的防護,做好供水設施(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食堂蓄水池、飲水機等)的清潔、消毒工作。通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學生生活飲用水開學前必須監測合格后才能使用。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對高校浴室加強管理和服務。進入浴室前進行體溫檢測,嚴禁身體不適者及有發熱癥狀人員進入浴室。提倡學生在有條件的宿舍內洗浴,盡量不去公共浴池洗浴。
6、加大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各高校要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為重點,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方位改善高校環境衛生條件,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整體行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廣大師生創造衛生、整潔、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要對電梯間等封閉常用空間和部位,不間斷開展消毒工作。
二、開學后工作
(一)宣傳教育
1、保證開學后宣傳力度不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傳和輿情監督工作,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關注權威發布,關注當地疫情防控動態、聯防聯控的政策措施,不信謠、不傳謠,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教職員工和學生,消除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憂慮和恐懼心理。
2、加強健康教育,開學后應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培訓應不少于1學時。要教育引導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知識,大力倡導健康生活,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努力使人人成為疫情防控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3、加強心理輔導。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心理援助服務,引導師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強心理疏導和干預。
(二)教學安排
1、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各高校要借力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并實施“互聯網+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要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充分利用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承擔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國內主流在線教育平臺等的優質教學資源開展線上教學、師生互動和在線輔導。
2、疫情防控期間要減少聚集性活動,減少集中授課。必須開展的集體活動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參加人員須佩戴口罩,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盡量縮短聚集時間,盡量控制參加人員數量。
3、積極開展基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的精準教學監測與服務,確?!敖處熣嬖诮?、學生真在學”,保障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4、持續加強實習管理。精準統計各個實習點、各個崗位實習生在崗情況。扎實做好實習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對已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或單位實習的學生,須安排專人與學生保持聯系,提供幫助,對已經安排在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重癥監護(ICU)等疫情防控有關科室的實習生要重點關注,全力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防疫措施
1、實行定時檢查制度。各高校在開學后要繼續做好防控信息日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師生晨、午、晚檢制度,如有發熱、咽痛、咳嗽、胸悶等不適癥狀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要第一時間隔離觀察,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疫情防控期間,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有條件的學??稍谛@人員密集場所和公共場所入口處采取體溫檢測措施,嚴格執行體溫篩查制度。原則上停運學校通勤班車。確實需要的,應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循有關要求運行。
3、學校要及時了解、掌握在校師生每日健康狀況。盡量減少在校人員流動,提倡彈性工作制,停止舉辦不必要的各種聚集性活動。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必須按要求佩戴口罩。
4、原則上不召開人群聚集的會議或典禮,提倡召開視頻會議。如必須舉辦,應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循有關要求,縮短會議時間,控制參會人員數量。
5、在學校屬地居住或者返校14日內的師生出現發熱(達到或超過37.3℃)、乏力、干咳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疼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隔離,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6、學校要重點加強人員密集場所衛生管理。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等重要場所,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定時對地面、墻壁、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食品用具以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為主,每次消毒15至30分鐘。學校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定,學校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
7、規范隔離措施。各高校要設置隔離觀察區,安排專人負責對隔離觀察者進行管理,設置專人值守,不得隨意出入。隔離觀察區人員及隔離觀察者要佩戴口罩,避免與其他人密切接觸,做好各項防護措施。要做到政治上關懷、思想上關愛、生活上關心,引導隔離者積極配合。
8、發生疫情時,學校應配合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做好疫情的控制和病人的救治,并落實衛生防疫部門提出的防控措施。
9、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應依法接受衛生防疫部門的調查、采集樣本、密切接觸者篩查、隔離治療、預防接種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反映有關情況。
10、患病的學生,休、退學應根據病情、病種,按照學籍管理規定執行。學生病愈且隔離期滿時,應持學校醫療保健機構認可的有效證明到學?;蛟合到虅詹块T查驗后方可復課。
(四)報告制度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持續完善疫情報告機制。每日對全體學生(含本??粕?、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學生)、教職工和高校服務人員(校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保安、食堂工人、建筑工人、維修人員、老校區家屬宿舍中的社會人員等)開展全面精細排查、精準落實,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及時準確報告全省教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保障工作
1、完善制度保障。各高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進一步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構建完備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疫情防控制度體系。
2、完善人力保障。學校應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業務部門組織開展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技術指導。學校相關醫務人員應定期參加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業務部門組織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業務培訓。
3、落實資金保障。學校應安排疫情防控專項資金,??顚S?,購置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劑(漂白粉、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等防護用品,避免濫用和浪費。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